重庆大学

重庆 沙坪坝区

返回高校列表
综合 本科 公办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重庆大学
所在地区
重庆 沙坪坝区
学校类型
综合
隶属单位
教育部
公私性质
公办
本专科
本科
创立时间
1929
全国排名
31.0
办学特色
985工程
985.0
211工程
211.0
双一流
一流大学建设A类
世界一流
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艺术类院校
1.0
国家重点
1.0
学科建设
博士点数量
33.0
硕士点数量
54.0
国重省重
国重点
国家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城市规划;市场营销;采矿工程;软件工程(两个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车辆工程;
省特色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英语;表演;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冶金工程;自动化;
学生情况
男生比例
60.0%
女生比例
40.0%
保研率
20.9%%
联系方式
招办电话
023-65102371
电子邮箱
zhaosheng@cqu.edu.cn
通讯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官方网站
学科评估结果
正在加载评估数据...
学校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国家高教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共36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附属医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拥有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48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1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教师28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4人,其中,国家层次青年人才41人。另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岗专家70余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  重庆大学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含培育2个)。是全国31所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高校之一。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5个。  重庆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170万平方米。图书馆累计藏书488.13万册,中外期刊6500余种,电子图书382.6万余册、电子期刊9.21万种,各类权威文献数据库220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1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6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网络教育)2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含网络)11门。  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9所知名高校及多家境外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俄‘两河流域’高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学校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和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接收来自五大洲148个国家的留学生。  重庆大学长期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4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40余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江泽民、李鹏、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贺国强、张德江、方毅、杨汝岱、陈至立、刘延东、李源潮等领导同志曾到学校视察,指导和关心学校发展。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来校考察指导工作。  重庆大学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优良学风,坚持“扎根重庆、立足西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坚持“树西南风声,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正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