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

返回高校列表
军事 本科 公办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理工大学
所在地区
江苏 南京
学校类型
军事
隶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公私性质
公办
本专科
本科
创立时间
1999
全国排名
79.0
办学特色
985工程
0.0
211工程
0.0
双一流
-
世界一流
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艺术类院校
0.0
国家重点
1.0
学科建设
博士点数量
48.0
硕士点数量
90.0
国重省重
国重点
国家特色专业
0
省特色专业
0
学生情况
男生比例
64.0%
女生比例
36.0%
保研率
0%
联系方式
招办电话
-
电子邮箱
-
通讯地址
-
官方网站
-
学科评估结果
正在加载评估数据...
学校简介
理工大学是1999年4月由原通信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和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的一所新型综合大学。原通信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宁都创建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原工程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原空军气象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在北京创办的军委气象局气象干部训练班;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的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理工大学隶属总参谋部,下辖七院一所一系,即通信工程学院、指挥信息系统学院、野战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气象海洋学院、理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和外训系。校机关设有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科研部。  学校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风景秀美的紫金山麓,总占地面积约6500亩,教学科研主要集中在4个校区。其中,中心校区是校机关、野战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部分)、指挥信息系统学院(部分)驻地;双龙街校区是气象海洋学院、理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驻地;标营校区是通信工程学院、第六十三研究所驻地;岔路口校区是国防工程学院(部分)、外训系驻地;另有溧水校区,是正在建设中的野外综合训练基地。全校现有各类人员近13000名,其中干部2000余名,学员近10000名,士兵600余名,各种训练场56个,各种教学科研装备4.5万台(件)。  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的学历教育院校,以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为主。现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8个二级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9个;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合训本科5个兵种16个专业、非合训本科专业15个、人防本科专业5个、大学专科专业(优秀士兵保送入学)1个、生长干部任职培训专业13个、33个现职干部培(轮)训专业、20个函授本科和专科专业、30个外训专业。这些学科专业中,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军队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8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7个,全军性研究中心34个。共有10个学科专业领域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形成了以信息化为主导、军事工程技术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以院士、名师领军,博专兼备、中坚厚实、成果丰硕、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为军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可靠保证。现有一线科技干部近1200名,其中,正高职、副高职近600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求是奖”获得者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名,全军优秀教师15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5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41名,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名。  大学组建以来,共承担军内外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近千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3项,军队(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7项、二等奖223项。年均发表论文800多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近500篇。《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检索收录,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被评为总参优秀期刊。  学校恪守“忠诚、博识、卓越”的校训,秉承“尊师重教、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坚定政治方向、培育大学精神,坚持融合办学、推进综合强校,面向转型建设、深化教研改革,建强人才方阵、提升能力素质,博采中外之长、发展特色优势”的办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科环境,加强全面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办学的特色、优势和效益逐步彰显。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是,力争2020年全面建成“军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军队综合大学,成为我军未来杰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科技创新和服务部队的重要力量,军队院校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建成具有我军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军事院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