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吉林 长春市

返回高校列表
综合 本科 民办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所在地区
吉林 长春市
学校类型
综合
隶属单位
教育厅
公私性质
民办
本专科
本科
创立时间
1988
全国排名
832.0
办学特色
985工程
0.0
211工程
0.0
双一流
-
世界一流
中国一流大学,独立学院
艺术类院校
1.0
国家重点
0.0
学科建设
博士点数量
0.0
硕士点数量
4.0
国重省重
0
国家特色专业
城市管理;
省特色专业
日语;城市管理;汉语言文学;
学生情况
男生比例
55.0%
女生比例
45.0%
保研率
0%
联系方式
招办电话
0431-84537195
电子邮箱
wxhlb1974@yahoo.com.cn
通讯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学科评估结果
正在加载评估数据...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88年。历经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等发展阶段。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1年办学历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吕英华教授为院长,付宏政教授为党委书记。 学校坐落在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设有11个院(系),4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目前,在校本科生、联合培养研究生11727人。 学校以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名校为发展目标,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了以“人人皆能成功”为核心内涵的“成功教育”理念,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 学校拥有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体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670余名,教授、副教授比例达52%,博士、硕士学位比例达85%。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9%,拥有百余名“双师型”教师。学校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级教学新秀等获评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的专家学者百余人次。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学校任教。 学校以省级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健康服务与管理为标杆,建立一流专业及金课培育机制。已培育省级一流专业4门、省级金课2门、校级一流专业6门、校级金课21门。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转型改革试点专业群和转型改革示范专业群各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AB类金课1门、省级C类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高校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10门,省级优秀课2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6项、省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学校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2017年获批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同时获批4个立项建设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汽车电子与服务工程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语言类专业群、艺术类专业群等五大专业集群。拥有6个优势特色学科。2018年12月,福祉学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 近3年来,我校获批各类项目267项,共获资助经费327.5万元,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41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55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SCI、EI国际会议检索等期刊发表论文236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获批15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立项建设的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2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4个,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首开福祉教育先河。面对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急需社会福祉人才的现状,2008年,中国社会化养老东北教育基地落户学校。2010年,学校率先在全国成立福祉学院,开设了福祉方向本科教育,投资修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福祉实验室。2018年成立福祉学部,构建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实习实训、社会培训、文化传播“六位一体”的福祉教育体系,是吉林省首批老年事业与产业发展智库。2017、2018 年社会工作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校友会网评中获得“五星级”专业称号;2019年6月,社会工作专业纳入国家“双万计划”被评为吉林省一流本科教育专业。2019年9月,“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同年9月,全国首家“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在学校设立,在解决老年健康与护理照护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和关键性步伐。学校是全省唯一承担“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项目的独立学院。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先后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丹麦、德国、爱沙尼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92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与科技交流专业。近5年来,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国高校团(组)220多个、500余人次,组织20多个团(组)出国考察访问交流,聘请外籍专家学者和专兼职教师200余人次来校讲学或任教。有1000余名美国教师和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了国际化平台。学校是吉林省惟一具有出国留学服务资格的民办高校。 近年来,每年有千余名学生获得全国和省级奖励。2006年以来,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一直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08年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23%。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一直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吉林省“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平台发布考生最满意高校名单,学校综合满意率在吉林省排名第四。建校31年来,近4万名学子毕业走出校园,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学者、教师、公务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优秀管理者。 学校全面建设硕果盈枝。2005年,荣获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2011年,参加全省社会组织综合评估,名列最高等级5A级社会组织榜首;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07—2010年,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2011年以来学校一直被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学校党委先后3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9月,学校被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2018年,荣获长春市“文明校园”和“军警民共建先建单位”称号。在校友会201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排名26,为中国一流独立学院;在武书连2018中国独立学院星级排名中,名列中国一流独立学院排行榜前10强,连续多年位居东北地区前列。 学校创始人、董事长穆树源教授先后获得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的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先进个人、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的“开拓进取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创业先锋”、吉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标兵、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走进新时代,再创新辉煌。今天的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本为本,注重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写好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为竭尽全力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